自7月21日國內油價“三連跌”落實以來,受伊朗原油制裁解禁等因素影響,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局面加重,油價持續(xù)承壓。整個7月,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和2015年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分別為20%和17%。
國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原油變化率也隨之持續(xù)下跌。7月31日新機制執(zhí)行后第59輪計價期第8個工作日,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-4.32%,對應國內油價下調幅度在140元/噸。而卓創(chuàng)資訊監(jiān)測的原油變化率為-5.25%,對應下調幅度在180元/噸。
安迅思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梁丹認為,全球原油供應充裕的形勢已蔓延到成品油市場,雖然伊朗原油完全恢復供應時間仍不確定,但也對疲軟的市場造成利空,預計國際油價或繼續(xù)下探。8月4日24時(周二)國內汽柴油零售價跌幅預計在190元/噸,測算到零售價格90#汽油和0#柴油(全國平均)每升分別降低0.14元和0.16元。這將是年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第七次下調。
據了解,今年國內成品油市場一共經歷14次調價窗口,其中,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累計上調5次,下調6次,擱淺3次。此次零售價格下調之后,除了實施國Ⅴ標準的地區(qū)92#汽油零售價格仍然在6元/升以上,其他大部分實施國Ⅳ汽油標準的地區(qū),93#汽油都再回到5元/升時代。